商州十号信箱于年12月在商州城南李家塬村动工兴建,年建成投产,年搬迁至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十号信箱是国家在三线建设的特殊时期为战备需要而落户商州的产物,在那样火红的年代,它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辉煌的成就将永远彪炳商州的历史史册。
然而,由于时过境迁,昔日那个人人羡慕的国防企业,小区楼,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陆续搬离,十号信箱棚户区改造近日开始拆了。这些老房子将在机器轰隆声倒下,几年后,这里将焕发出新的光彩来。不管怎样,都要说一声,别了,十号信箱!我曾经梦想的地方。
十号信箱在商州建厂之初,正值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时,商州城就老城区那一块,面积只有三四平方公里,人口近万人。更为难堪的是,那时电很缺乏,只有老电厂发电,只能供应城区那一块,其余地方都是漆黑一片。
“建一个厂子,富一个地方,活一方经济,这话真不假。”家住十号信箱附近50多岁的李建民师傅说,“十号信箱建好后,从全国各地来的人都有,说话口音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话根本就听不懂,他们大多数人穿着很特别,也很洋气,老远一看就是十号信箱的人,不像当地人。那时厂里的女工喜欢留卷发头,穿喇叭裤,男的留八字胡,穿窄板裤,只要十号信箱的人一穿,本地人就跟着赶潮流学着人家的样子穿衣服。
十号信箱当时有工人三四千人,外加家属等相关人员,总共有近万人,和商州城里的人差不多。那时商州城里就只有正街和背街两条街,商店只有几家,街道平时没有多少人,晚上也没路灯。而十号信箱却不同,那里平时人很多,卖啥的都有,简直就是一个集贸市场,所以有人把这里叫商州的‘小上海’”。
十号信箱建在商州城南,近万人要吃喝拉撒,全靠附近农民供给。70多岁的贺姓老人谈到,“十号信箱红火时,当地的农民都很穷,平时也没什么可卖的,家里种些菜、养些鸡、喂些猪,一般都舍不得吃,就拿到十号信箱那里卖。一些好菜城里人吃不起,十号信箱的人有钱,舍得买,也很好卖,尤其是鸡、鱼、大肉、羊肉等值钱的东西,在那里很抢手。说实话,要不是十号信箱建在咱这里,那时日子真不知道该咋过。”说道动情处,老人显然有点哀伤。
商州当时没有好企业,就十号信箱一家像样的好企业,让许多人垂涎三尺,能到十号工作,那是很光荣的事。许多人宁愿到十号信箱去烧锅炉,也不愿到机关单位去上班,总觉得在机关单位上班没面子,到十号信箱才能直起腰,在人面前说得起话。这也难怪,那时十号信箱的人出来跟别人就不一样,总有优越感,自豪感,那是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谁叫人家是国防厂子呢!许多人到现在都这样认为,那种感觉是很难忘怀的。
信息来源:网络作者:网友zd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