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提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年,我在县城二中寄宿读初一。我姊弟四个,我是老小,又是男孩,一家更疼我,只有我上了初中。那时,父母还是壮劳力,三个姐姐小学毕业就陆续辍学帮父母挣工分,因此我家是“节余户”而非“超支户(生产队年底结算,劳力少挣工分少的年底就没有分的粮食,还分多了呢)”,家境过得去。我寄宿上学给灶上还有交的“细粮(小麦磨的白面)”,而同学大多只能交一点“杂粮(一般是玉米面)”。有个同学还带着个小弟弟,一同上学。这个同学的小弟弟在北关小学一年级,晚上和哥哥挤在一起住。那时学校寄宿都是“大通铺”,几十个学生住一间大房子,我这个同学不知怎么,可能是“特许”带弟弟在一起。因此这弟兄俩特显眼,就像父子俩,当时的景况至今记忆犹新,如在眼前。
同学的小弟弟会画画,每次晚上回来,就伏在床头上画一张儿童画,内容什么都有:小树、小花、小同学等。这位小弟弟有时还像模像样地偏着头思考呢,接着就“噌蹭”地画起来,小家伙怪可爱的。有时就看着同室的大同学画像,可不要说,还真像呢,惟妙惟肖。每当这时,打了白面馍的同学就掰半个馍给小同学吃。这时小同学还怯怯地说:“谢谢哥哥”,还没说完,小手已将馒头送到嘴里,不小心掉一点馍渣,倏地捡起来。同学弟兄俩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经常吃的是玉米面蒸砣。这玉米面坨还真蒸的香,放了糖精,酥软香甜,像现在的“发糕”,想起来还真有点馋,挺怀念呢。现在人们讲究饮食搭配,粗细粮配合,时兴的是健康科学。那时的境况,年纪小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人恐怕就不理解了。那时玉米面坨还吃不饱呢,大都是就着家里开学带来的炒面,伴着混着捣着吃。何况顿顿吃,胃都吃酸了,炒面正好可以调和一下胃口。那时的学校食堂,饭食主要是清汤白水面,哪里有菜蔬,至多一点切碎的土豆,没油水,清汤寡面。这还不错,没有交细粮的同学还吃不上呢。家里条件好的,面里滴上一点自带的清油(胡油),闻着香,“噗噗”吃着香,其他同学则馋涎欲滴。我清楚地记得,学校篮球队的一个师姐队员,篮球打的特棒。一次比赛中场,她蹲着说,这会饿的我发抖,啥时等到开饭坨开始打。队员中一个家里条件好的师哥,比赛终场,赶快用自备的煤油炉下点挂面,滴点油,算是加营养,改善伙食了。
周末的晚饭时节,我去街上的面馆改善一顿,碰见了同学和他的弟弟。小弟弟一动不动地瞅着饭口,不时吸着鼻子。我和同学说着话,一碗清汤醋汆面上来了,小弟弟着急地就要挪动碗到自己饭桌前,筷子早已拿在手里。旁边一位顾客更着急地说,是我的面,就把面移了回去。立时小弟弟眼里噙满了泪,眼看就要流下来了。我的同学满脸的尴尬,赶紧安慰弟弟:“娃的饭就上来了,再等等好吗?”同学对视了我一眼,突然回头,分明眼里也噙满了泪。饭上来了,是“一碗”清汤醋汆面。我说,你不吃吗?同学说,我在学校吃过了,我不饿。转眼小弟弟的碗已快见底,小弟弟看了一眼哥哥,“哥哥还没有吃,哥哥撒谎”“这点面哥哥吃吧”哥哥急急地推说:“娃吃吧,娃先吃饱”。
多少年后,此情此景不时映入眼前,心底潮湿。从那时开始,同学就和我成了最好的朋友,互帮互助,我有了难处,同学可以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知道,同学这是报恩。“再来一碗清汤醋汆面”,记得当时我对做饭师傅说。饭上来了,同学难为情地对视我一眼,默默地和我同时吃完了面。不知道同学和我及小弟弟的情景、对话别人听见看见了呢?我当时并没有注意面馆内周围人的反应。再一次去吃面,做饭师傅告诉我,你那天我注意了,这弟兄俩一个礼拜来一次面馆,都是弟弟吃,哥哥看着。“我早注意哥俩了,后来并特意多下一点面,让当哥哥的也吃一点。”面馆师傅说,“哥哥有时吃一点弟弟剩下的饭,不过多时互相推让,我都不好意思看哥俩了,怕当哥哥的难为情。”面馆老板娘插嘴说:“一次,我们听见当哥哥的说,弟弟,好好学习画画,哥哥以后给你多买几次面吃,等爸爸挣钱从远处回来了,看到你长大了,画画又画的这样好,一定会高兴的,会给咱们买好吃的。”“弟弟答应哥哥:‘醋面真好吃,我一定好好画画,哥哥’,听着真让人心疼。”原来老板两口子听到这些话后,本来想给弟兄俩加一碗饭,又担心当哥哥的难为情,就每次下饭多下一点面。老板娘说:“托国家政策的福,开了这个面馆,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比以前强多了,加一个人的饭没啥,又不是天天加。”
后来,我才知道,同学家孩子多又都年幼,劳力少,年年“超支”,入不敷出,确实困难。哥弟俩的爸爸几年前就去了新疆谋生活挣钱,听说那里可以生活,关内叫“跑新疆”。同学还有两个弟妹在家里乡下读书,同学的妈妈撑持着这个家。同学的妈妈有文化,发现小儿子绘画有天赋,但乡村又没条件学,就让当哥哥的带着弟弟,在城里既读书,又利用周末参加越来越时兴的绘画辅导班。同学的妈妈早年高中毕业,算老高中生,在当时算文化程度不低的知识女性,在县城又有好多原来的高中同学在教书,就叮嘱他们帮帮孩子,也就是望子成龙,了却自己的早年求学遗憾。
再后来,我这位同学和我一样都考上了大学。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国家人才紧缺,工作单位都好,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越来越繁荣富强做着贡献。同学的弟弟妹妹也学业有成,小弟弟上大学,参军,转业后在省级机关搞宣传工作,可谓学有所用。我和我这位同学联系最多,这位同学也时常和我联系、往来,我们不免叙叙往事,感叹着国家的发展变化,生活的蒸蒸日上。
哦!一碗清汤醋汆面。
作者简介
张学文,男,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系甘肃省白银监狱干警,住甘肃省白银市兰州路86号,业余爱好写作,自学中文专业毕业,读书涉猎甚广,近几年开始写作,在地方刊物有作品发表,专业论文在部级刊物亦有发表,现边读书边写作。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州官窑艺术总监张辉(电话/)提供奖品赞助
各奖项及入围奖皆颁发“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金奖”证书,证书不标注名次。为使获奖者享受获奖的荣誉和成就,本届获奖名次在“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文作者交流群中通报,在新媒体《行参菩提》刊登。
征文时间:自年元月1日起至年6月30日止。
稿件处置:选出优秀的征文作品刊登在新媒体《行参菩提》栏目的,读者打赏不再返还,作为本届征文行政管理费用使用;稿件达不到征文要求的,会列入新媒体《行参菩提》非征文栏目刊出。
重要提醒: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评出入围奖和等级奖;获得各奖项的作品,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