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资产的边界也在不断拓宽。手机号、游戏里的装备、各种平台“钱包”中的余额乃至日益火爆的NFT(数字收藏品)等数字资产也被不少人重视起来。
科技的进步推动资产数字化越来越稀松平常。财产通常有稀缺性、可支配性,需要具备实物价值、精神价值或纪念价值。而数字资产尽管存在于虚拟世界,依靠电脑、手机等硬件,依然不能磨灭的精神价值。例如手机号,看似一串数字,却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含有连续或重复数字的“靓号”可以高价售出,使用许久的手机号对应着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可兑换实物的积分、各种会员权益等诸多利益,其价值毋庸置疑。
与之类似的还有QQ号、游戏账号等。它们要么经过多年使用积淀,要么本身承载着独特性,无论是对账号所有者还是关联者来说,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
除此之外,NFT在数字市场上的价值日渐显现。数字资产的形态不断丰富,其能否继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毕竟数字资产看不见、摸不着,在不掌握密码、得到网络授权等条件下,无法完全归属于一个人。更何况还有相当数量的数字资产并不具备流通价值。
相对于线下的房屋、汽车等有形、有明确价值的资产在转让、过续、继承等所有权交接过程的清晰,数字资产的所有权交接则还有点含糊不清。
对于网络店铺、数字版权、支付宝余额等具有确定性市场价值的数字资产,其可继承性毋庸置疑,也有法律依据。
但对于一些例如电子邮箱、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