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周五晚上19:30我们进行了果妈访谈录第七期,这一次的嘉宾我们专门邀请田玉彬老师给大家讲“美育,从中国的传世名画开始”
以下为此次直播的实录: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今天依然是我们每周五晚上19:30的果妈访谈录,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中国画好好看》这本书的作者田玉彬老师。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就在想是什么样的人写这样的书,关于美育我们也做过,我们的社群对于美育都还比较有认知,前年我在果妈阅读也讲过家庭美育、儿童美学的主题,讲了一些跟教养美学相关的书籍。
这一次,当看到田老师的书,我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一打开书,里面有很多细节,田老师的主张是:跟孩子的美育要从中国的传统名画开始。
01做传统文化的初衷
:大家好,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最近这几年才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的几年前,我做了《知音姐姐》杂志八年,除了做杂志编辑,还做知音姐姐信箱这个品牌栏目,我会给孩子写信,除了专栏之外,也会用其他方式给孩子写信,通过与孩子的密切交流,以《知音姐姐》的名义,了解孩子的心理比较多,《知音姐姐》不仅在做少儿工作,其实也在做家庭教育,所以,我对于这两个领域还是比较了解的。
后来,我为什么做了中国传统文化呢?
《知音姐姐》是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在心理出现问题之后我们会进行解答,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遗憾,我始终想找到一个办法给孩子增强免疫力,让孩子有消化问题的能力,这要比外在提供给他帮助要好,是增强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怎么去做呢?从文化的角度,成年人之所以有比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因为我们接受了很多文化,有比较多的思想资源,抵御的能力随之就会增强。
所以,有了这种想法之后,随着时间流逝,我就把它逐渐进一步的具体化。
文化有很多种类,做传统文化有一个契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北京的小学有一个合作,要做一个传统文化通识的教材,从小学1到6年级,每一个学期一本,一共12本,这是由我来编写的,老师会用这套教材上传统文化的课,我在写书的过程中,需要接触古代的绘画。
其实之前我接触的古代绘画也不多,但是接触之后,我发现不断让我产生惊喜,印象中古画不都是水墨画吗?但是我发现很多古画颜色很漂亮,种类也很丰富,有写实的、描写神话故事的、描写民俗的等等。
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接受了古画,我属于“手电筒”脑袋,如果喜欢一个东西,我就会专注地“照”着,所以,我迅速投入到了中国古代画的领域中,经过几年的时间,我看过的中国古代画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像这个数量基本上对中国古代绘画是有一个比较宽广厚实的基础。
所以,我觉得现在可以和大家交流中国古代绘画的事情,《中国画好好看》是我其中一个成果。
另外一个,我还在《青年文摘》有一个中国画的专栏,每个月两期,已经开了两年。
:通过田老师的介绍让我们全方位、立体的了解了田老师。
:内在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我始终关系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教育,只要帮助孩子成长的,我就愿意去做。
:明白,就像我们是在做阅读的推广,果妈阅读一直致力于妈妈阅读,因为在家庭教育领域中,妈妈是最重要的,承上启下,她真的会影响三代,当妈妈安稳了,家就安稳了,我们有句话:心安定,转身回生活。
我们更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滋养心灵,安稳自己的力量,田老师的《中国画好好看》这本书我特别喜欢,上次我们也请过专门做家庭美育的白洁老师讲过美育,她也带来了一些古画给大家看,当时我就很感兴趣。
《中国画好好看》这本书讲了很多中国画,今天我们不仅是讲这本书的内容,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美育,是从中国古画开始。
那我们先跟大家来聊一聊美育,看看田老师怎么说。
02田老师看美育
:恰巧前段时间中央出台了关于美育工作的文件,教育部接受采访中也发表了对这个文件的解释,我从中听到有两句话很重要,在此分享给大家:
1、美育塑造美好心灵;
2、要增强文化自信。
先来说塑造美好心灵这句话,我自己理解的美是人达到了某种自由状态以后的高级感,是内心的一种和谐状态,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画家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树,树叶被风吹着摆动,一般人看到这种情景就会忽略,但是就是这种日常场景,这个画家用了很长的篇幅去描绘了当时内心的感受。一个树叶摇动能引起他深深的感受,这一定是与美学素养有很大关系的。
再分享一个小故事,还是这个画家,他的家里装修,瓷砖的颜色非常丰富,有一天他去装修现场,工人已经快把瓷砖贴满了,但是他一下子就指出瓷砖贴错了,工人看了半天都没有看出来,后来对照图纸核对了半天才发现确实是错了。
这个画家提出了一个词叫做心灵密度,美是怎样影响心灵的呢?美就是增加审美的密度,对于日常的事物不是粗糙的过去,而是在心灵产生互动,对生命的品质有很大的提升。
所以,美好心灵就是对自然、生活的感受能力,我们的心灵就会美好起来。
第二句话增强文化自信,讲的就是尽量用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资源来进行美育工作,具体在美育方面,美学资源最集中的就是中国古画。
为什么美育从中国的传世古画开始?从官方就很有充分理由,从自我理解,我提出了四个关键词:
1、敏感
2、密度
3、和谐
4、高贵
接下来,我们就会从四个角度来分享。
03关于美育的一些观点
:关于美育的事情我接触了很多人,大家从不同角度讲美育这件事,而我自己也在读美育、艺术的相关书籍,刚才田老师讲的这两点:塑造美好心灵和增强文化自信,我很认同。之前觉得国家政策离我们很远,其实它离我们很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孩子的学校有一句话就是:心中有阳光,这也是他们学校的目标,因为我们人生在世都会经历坎坷,而美就是给你一的个能力,让你不管有什么困难,你都可以有力量走下去。艺术就是有这样一个作用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去博物馆就是学知识,实际上更多的是感受。
:台湾一个专拣蒋勋说过: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而我觉得美就是让人不竞争的,达到自身生命的圆满与和谐,就是让自己获益了,不需要和别人竞争了。
:有很多妈妈焦虑说:孩子成绩很普通,要不要上很多补习班?妈妈觉得成绩不好,他以后是不是就是一个普通人。
其实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什么是普通人,在我看来,不管是什么职业,工作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一个人能在工作岗位上体会价值,可以有幸福的感受,有美感,做好美育的人,他就能体会到幸福,有感知幸福的能力,这样的人并不是普通人。
:关于教育理念,过去的文化还是为现在的孩子服务的,果妈说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我们要尊重个人的价值,价值是多元化的,层次多态乃幸福之源,教育领域如果能增强自信,基于孩子个体需要,让他按照自己的素质和特点发展,中国的教育就会更好。
:所以,作为家长,自己也要在美育方面有所提升,读《中国画好好看》这本书就像读了一本像历史的书籍,还有很多历史典故,给孩子做美育时我们先去看书、学习。享受孩子读书你也去读,那种感觉很美好。
:适合亲子共读的书有一个要素就是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好奇了就会进行亲子互动,阅读书的过程不仅是增强知识,也是增强亲子关系的互动方式,《中国画好好看》这本书我选了很多好奇的点,提供了很多话题。
:下面就让田老师给我们讲讲四个关键词
04第一个关键词敏感
:第一个关键词敏感,我先给大家讲幅画,这本书最主要的就是带孩子看细节。
《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看他们坐的姿势,韩熙载是一个知识渊博、有志向的人,从北方到南方避乱,出发前,他和他的朋友讲:等我当了大官以后,我就北定中原,他给吴国的君主写了一封求职信,信中说我从小就是天才儿童,经过努力和历练,具备了治理国家的才干,可以担当重要的职位,但是吴国君主只给了他一个很小的官——校书郎,他的人生很不如意,后来他去了南唐做官,君主李煜想要重用他时,他已心灰意冷,有点自暴自弃。
从坐姿这个细节就能看到他的内心,可能我们在之前看到的一些书注重的都是外部描述,这让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我要好好看细节。
:观察细节的过程中是可以感受人物内心世界的。
:中国古代绘画很爱表现自己的内心,就好比韩熙载的高帽子,有两本书那么高,看起来很夸张,这是他自己设计的,让制帽工匠去生产,虽然高但是很轻盈,这说明他内心是很时尚的。
:看这些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