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信箱 >> 电子信箱资源 >> 正文 >> 正文

青岛的共享单车去哪儿了

来源:电子信箱 时间:2023/3/28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8/5798924.html

共享单车

初到青岛,很多人也许会感慨:“青岛的车真多呀!”,感慨之余可能也会疑惑:“青岛的共享单车在哪里?”

作为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青岛是各种新兴行业开掘铺展的热土。但为何在全国各大城市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在青岛却难以得见呢?笔者每天上下班时观察了青岛崂山区的市内道路,发现如今在青岛骑行自行车的人多是身着骑行服的自行车爱好者,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极少,市民大多选择公交地铁或者步行。

青岛的共享单车去哪里了?

“车链子都不用,还要啥自行车!”

——地形地貌制约

青岛作为典型的海滨丘陵城市,地形高低起伏,坡道和弯道多,城区大部分道路设计坡度超过国家规范要求,不具备自行车骑行的天然条件。

“上坡累死,下坡爽死,拐弯摔死……上坡推着走,下坡溜着走,车链子都不用,还要啥自行车!”青岛网友在某知识分享平台发出这样的感慨。

特殊的地理地貌导致市民骑自行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家庭拥有自行车数量微乎其微,共享单车日均骑行次数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这也致使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未将青岛列为重点运营城市。青岛市共享单车较少,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也是青岛市特殊地理地貌影响的结果。截至目前,青岛市有一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哈罗单车),投入运营的共享单车主要分布在城阳区、即墨区(地形较平缓)等区域。

“共享单车在哪里骑?”

——没有非机动车道

历史遗留原因导致青岛主城区没有非机动车道。青岛主城区地势不平坦,上下坡非常多,另外道路狭窄,非常不利于骑行,如果在狭窄的道路上再设置非机动车道,也不利于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青岛过去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也正因为如此,青岛驾驶非机动车的市民,与其他城市相比要少得多。

据计程车司机李师傅介绍,青岛早在共享单车投放之初便遇到了难题——共享单车走哪个车道?由于市民在骑行共享单车时也搞不清楚可供行驶的道路,青岛市内交通一度因此陷入混乱。近年来,市民纷纷开始建议青岛市增设非机动车道,但是市公安局回应目前仍然没有大范围增设非机动车道的计划。当然,近年来城阳区的很多路段通过各种方式增设了非机动车道。

从青岛城市规划来看,原本的老城区道路都比较狭窄,上下坡和弯道居多,不适合设置非机动车道。如设置单独区域的非机动车道,无法形成系统的非机动车道体系,造成大量资金投入浪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家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道路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如再增设非机动车道,一方面会压缩机动车道路,进一步降低通行效率;另一方面还需大范围的更换标志标线。

乱停乱放?

——清理!

共享单车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停放秩序混乱、妨碍交通等问题。共享单车不同于有桩单车,其随停随用、投放量大的特点虽然极大地便捷了市民的生活,但是也极易妨碍青岛市内交通。对于严重妨碍青岛市内交通的共享单车,城管部门都会进行及时的清理。年上合峰会重大活动保障期间,全市统一对共享单车进行了集中清理,市容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当然,对此政府部门也有相应的举措。青岛市内还存在共享单车的城阳区则通过引入“蓝牙道钉+电子围栏”,实现智能定点停车力图破解共享单车治理难题。

“共享单车不能骑,那电动车呢?”

目前南方大部分城市都已经限制、甚至禁止共享电动自行车发展。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合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约谈了摩拜美团、哈啰、青桔、小彬出行四家有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行为的企业代表,明确传达不允许企业在东莞市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

电动车相对自行车,车速更快、机械操作,青岛市交警部门已经明确规定,该类车辆在年8月31日前必须挂牌上路。

鉴于这种情况,若共享电动车投放到市区,在共享单车问题之上,必然会增加更多问题,如:一旦准入,类似企业会跟风投放,投放量的恶性竞争必然造成街面混乱;车行道路更加拥堵、交通安全事故多发;驾驶人未经培训违反交通规则(尤其未成年人驾车)造成人身生命安全隐患;充电及车辆电瓶火灾隐患、盗窃损毁车辆治安隐患;乱停乱放的邻里矛盾纠纷隐患以及对市容秩序的影响等。

鉴于共享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城市安全秩序管理的一个难题,不利于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弊端,青岛市政府初步确定暂不允许在市区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

“被偷怕了!”

——共享单车私用问题

共享单车私用这一现象不单单则是其投入之初便面临的巨大挑战。从年7月哈啰单车入驻温州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工作人员在温州累计拆卸单车私锁5万多把。

现在的共享单车每辆车都装有GPS定位系统,共享单车管理员可以通过GPS定位寻回共享单车,对于外人无法进入的小区,则通过物业与社区人员进行协调后追回。针对单车私占、破坏等不文明用车行为,哈啰出行建立了用户信用体系,对不文明行为采取信用扣分措施,其中“破坏单车”“违反交规/骑车载人”“私占单车”位列扣分严重等级的前三位。失信用户将面临不能享受骑行优惠、骑行单价上涨、冻结用车资格甚至永久封号等不同程度的惩戒。

辉煌一时

——青岛自行车历史

在上世纪80年代,青岛自行车拥有量最高达到54万辆,青岛生产的自行车也曾经辉煌一时,从“大国防”到“大金鹿、小金鹿”,在全国各地叫得很响。再往前追溯,德国年历记载,青岛是中国最早拥有自行车的城市,早在20世纪初德国传教士就将自行车带到了青岛。

20世纪初德国传教士把自行车带入青岛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虽然仍旧用脚蹬地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边前行一边改变方向。德莱斯式自行车一问世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随着20世纪初德国入侵青岛,德国传教士把自行车带入了青岛,时间是年~年。那时的自行车价钱昂贵,骑车的人多是洋行买办阶层的阔佬阔少们。他们拉响车铃(那时是拉铃)招摇过市,神气十足,旁若无人。当时主要是“站人牌”和“飞鹰牌”,全是大飞轮的,老百姓称为“不吃草的小毛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产的“宫田牌”、“富士牌”大飞轮自行车,又源源不断地输入青岛。随后,英国的“兰陵牌”、“三枪牌”大飞轮自行车也相继涌入。当时不仅青岛,整个山东甚至华北各地区的自行车市场,也被英、日、德各国所垄断。

青岛本地自行车萌芽于年创建于年的青岛自行车公司,是我国自行车工业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而青岛山西路上的同泰车行则是第一个采用民族资本开设自行车零部件维修、装配业务的商家,老板名叫曹海泉。随后,德兴、福兴、德兴太、同和太和润大等车行陆续问世,创造了20世纪20年代青岛民族自行车工业的第一个辉煌。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青岛的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摧残。年,多数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厂和整车组装厂被日商强占,或受到摧残而关闭,“铁锚”牌自行车从市场上隐退。与此同时,日商则乘机在青岛组建两家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厂,并开办了35家经营整车和零部件的商行。到年日本投降,青岛仅剩下6个自行车生产民族企业,勉强维持生产。日本投降后工厂被收回,同泰橡皮工厂改名为“同泰橡胶厂”,除生产自行车轮胎外还生产小推车轮胎。青岛的民族工业开始复苏,原停工、转产、倒闭的自行车生产厂家陆续恢复生产。但是由于内战,通货膨胀等原因,各企业经营困难,刚刚复苏的青岛自行车行业重新陷于危难之中。到年青岛解放时,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厂只有53个,从业人员人,且设备陈旧、简陋。其中,有21个濒临破产。

“大飞轮”曾很受宠青岛最高拥有54万辆建国后,青岛的自行车工业在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年8月,泰东铁工厂、震环铁工厂等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分别组成青岛自行车制造业第一、第二联营社,停工12年之久的同泰铁工厂也复工投产。此时,青岛自行车行业的总资产金额已达.58万元,有各种设备台,年产“青岛”牌和当年投产的“国防”牌脚闸自行车辆,翌年,总产量达到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扩大自行车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年1月5日,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国营青岛自行车厂,厂址在铁山路83号,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投资42万元,职工74人。此时,青岛的自行车行业与沈阳、天津、上海的自行车业并列为中国四大自行车行业。随后的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青岛的自行车行业迅猛发展,骑自行车的市民也很多,年至年,青岛市自行车拥有量最高达到54万辆。

资料来源:青岛市政府信箱、半岛都市网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