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信箱 >> 电子信箱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中国的伦敦西区,工厂中诞生的音乐公园

来源:电子信箱 时间:2024/12/28

工厂遗址和音乐园区,这两个完全名词如果任意单拎出来一个都不会觉得奇怪,可是成都这座城市竟然把两个不搭边的名词竟然结合在一起。没错,它就是成都著名的东区音乐公园,现在升级并更名为“东郊记忆”。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东郊记忆“前世今生”。

前世

东郊记忆的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过去也叫厂或信箱,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帮助援建的项目之一。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而又百废待兴,所有的人都加紧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红光电子厂又因为生产示波器和显像管为主,是国家需要的重要物资,所以该厂在国内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曾有“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美誉。

改革开放之后,红光电子管厂更名为“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发展需要,整体被迁往周边地区,原来的厂区就被搁置在这里。幸好红光电子厂的工业特色鲜明,工业文明遗址被予以保留,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成音乐产业基地。

当时为了既保留住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建筑的特色,又要对复杂的厂区进行商业化处理,为此特地聘请了国内知名设计师刘家琨做项目总设计师,并汇集了国内知名建筑师对园区内部分单体建筑进行专项设计,最终才有了现在的东郊记忆。

今生

昨天的红光电子厂,到了今天就变成了以“时尚设计与音乐艺术双柱求发展”为定位,集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

“修旧如旧,旧房新用”是东郊记忆建筑的主要特色,直到今天为止,在东郊记忆都能看到许多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建筑,像高耸的水塔、一柱擎天的瞭望塔,在楼房间“穿梭行走”的管道,外墙斑驳的楼房等等。

除了保留这些“旧物”之外,东郊记忆也引入了种类繁多的“新玩意”:大批的时尚机构和文化艺术机构、充满年轻、活力的个性涂鸦、将美学融入生活点滴的生活美学馆等等。

旧与新的完美结合,不仅让老一辈能回到厂区旧址,和身边的老友回想当年意气风发、干劲十足的样子;浓浓的现代工业风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举办各种时尚文艺活动,依然成为潮流的代名词了。

这样一个多元素、怀旧与潮流相结合(最主要是免费)的一个景点,这个国庆长假难道不想去看看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