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信箱 >> 电子信箱优势 >> 正文 >> 正文

解密晋东南代号4402,沁水县端氏古镇,

来源:电子信箱 时间:2023/6/15

楔子:端氏古镇与三线厂

这篇文章写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境内,一个千年古镇上的三线军工厂——厂的历史往事。

每每写“三线厂”的时候,总会对着那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红砖楼、大礼堂、高大的苏式厂房照片久久的沉思!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痕迹的建筑,还能留存多久?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沁水端氏古镇,沿着父辈的脚印#寻找三线厂#,去寻找当年的厂的三线记忆。

沁水端氏镇·备忘

兵工地理:端氏古镇,代号春光电工厂

晋东南沁水县,地处太行、太岳、中条山三大山系交汇处,四面环山中有沁水穿县而过;沁水县东八十余里,沁水河畔有一古镇,名为端氏;古镇东依巍山,西靠榼山,为自古兵家青睐之地。

始于年以“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在这里同样也规划建设了一个属于四机部的电子军工厂——厂。

厂对外名称为:国营春光电工厂,通讯地址为沁水县1号信箱。从这个信箱号的编制上看,春光电工厂大概是沁水县的唯一一个三线保密军工厂了。

春光厂就在这样一个晋东南的古镇上,建起了占地余亩的三线电子进工厂。

曾经的春光厂家属区

三线寻源:公元,来自北京的筹建组

年,四机部决定由厂(北京电子管厂)包建国营春光电工厂,于同年5月由北京电子管厂成立包建筹备组。

厂筹建于年,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由苏联援建的个重点项目之一,也就是现在的京东方科技集团。

厂(北京电子管厂)曾经是中国最大、最强的电子元器件厂。当三线建设开始时,责无旁贷的担负起数家三线企业的包建与援建任务,地处山西晋东南的厂就是其中之一。

春光厂的初期规划,主要生产框架栅管、高可靠管、超小型管、国防尖端配套仪器管等。

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年来自北京厂的援建技术人员就达三十多人。

春光厂旧址·山西晋城沁水

三线历程:从北京到晋东南,再到石家庄的十五年

国营春光电工厂的发展历程也是一波三折,在初期就因国内大环境变化,而一再推迟建设。

直至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开始后,掀起第二次轮三线建设,国营春光电工厂才正式开工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厂不仅仅建设来自北京厂(北京电子管厂)作为强大后盾,在后续的招工培训中,还有长沙曙光电子管厂(代号厂)的合作与支持。七十年代招工的相当一部分人员有前往长沙厂实习培训的经历。

七十年末开始,随着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三线军工厂也不得不面临“军转民”。

国营春光电工厂也于年末,结束了十五年的三线历程,走出了大山,告别了晋东南。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市,与石家庄显像管厂合并,称为石家庄显像管总厂,后又改为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

至今也早已在数次变革中,不再有当年四机部直辖三线厂的痕迹。

厂旧址

备忘:四机部那些“光”字号的电子管厂

国营春光电工厂在端氏镇上的旧址,至今保留相当多当年的三线印记,当地人和三线人更喜欢称之为:02厂,至今有原春光俱乐部留存,当地人称之为02厂电影院。

关于厂的生产情况,除了偶见于电子管产品的零星介绍外,并未见到更多的信息。

曾经与当年生活在沁水端氏镇三线子弟交流,关于春光厂的一些往事,可惜对当年生产状况并不是十分清楚,想来那段历史恐怕只有三线建设者才真正的了解吧?

写到此处,不免对四机部所属的电子厂的变迁有些唏嘘不已,几十年间电子行业飞速发展,也是一番“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慨!

特意找来与国营春光电工厂同属四机部的“光”系列厂名,罗列如下,也算让不熟悉四机部三线历史的朋友们,都了解一下当年的四机部三线厂有多么的庞大吧!

三线备忘·四机部“光字头”厂

景光电工厂(江西厂)

曙光电子管厂(湖南厂)

宇光电工厂(贵州厂)

红光电子管厂(四川厂)

国光电子管厂(四川厂)

华光电子管厂(辽宁厂)

虹光电子管厂(甘肃厂)

旭光电子管厂(四川厂)

宝光电工厂(陕西厂)

春光电工厂(山西厂)

庆光电工厂(四川厂)

汉光电工厂(湖北厂)

三峡备忘·那些三线记忆与传说

写在最后:春光厂,也许会成为一个传说

半个世纪的时光,已经带走太多太多的记忆。人们常说:人生没有第二个五十年,但是这些建筑也许能矗立的更久一些,让世人记住那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三线故事。

正如今天我们所写的端氏古镇,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更有后来的“三家分晋,徙晋君于端氏”。可是我们三线备忘的编者试图寻找这个古镇的更多资料时,在网络上有寥若晨星,大约是晋东南内敛的区域文化所致吧?

也许再过五十年,当年的春光厂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他会不会也成为这个沁水端氏古镇的一个传说?

三线备忘·只为了不被遗忘

解密档案·晋东南:山西上党高地,四机部所属8个,神秘军工电子厂

解密晋东南:神秘代号金阳厂,从军工厂到中学的50年·备忘录

解密·晋东南:四机部东方红,阳城芦苇河边,一代的三线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