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铁,要是你旁边坐着的人不戴耳机刷手机视频,魔性的声音一波接一波,你是不是会很反感,但又不好管?
近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组织修订了《青岛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新增了禁止“在车站、列车内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规定,待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完成备案后印发并组织企业在车站张贴。
在青岛之前,国内上海、武汉、苏州等部分城市都已出台轨道交通上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但良好的乘车环境,并非一纸禁令就能简单实现。
青岛准备实行地铁外放“禁令”
近日,有市民在青岛“政府信箱”留言,建议地铁上禁止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这位市民在留言中提到,国内部分城市已出台轨道交通上针对手机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条款,比如上海市、武汉市、苏州市等。这样做一能提升乘客乘坐体验,二能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这位市民建议青岛市也能出台类似规定,并在车身上张贴明显标识。
对于市民的这一建议,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回复称:交通运输局近期组织修订了《青岛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新增了禁止“在车站、列车内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规定。待按照《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评估和清理工作的通知》(青政办字〔〕88号)及相关文件要求完成备案后印发并组织企业在车站张贴。
据了解,轨道交通上禁止电子设备外放在国家层面已早有政策规定。从年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其中就包括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
地铁上被迫听神曲,多数人选择忍
当青岛地铁线路越来越四通八达,青岛乘地铁出行的人也越来越多。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在地铁上有被迫听歌、被迫追剧的经历。
“我有一次坐地铁,对面有个大叔在刷视频,你知道吗,就是那种音乐特别魔性的,而且声音还特别大。”市民刘女士还清晰记得当时的场景,大叔一边刷着视频,一边跟着视频激情互动,嘿嘿笑个不停。
“我盯着他看了好几眼,他一抬头应该也扫到我看他了,能停笑了两秒钟吧,然后又开始一边刷一边笑。”刘女士说,她能感受到旁边的乘客也都有些烦,但是也没人开口说,“可能大家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后来实在受不了,刘女士站起来往旁边走了两个车厢,一直站到下车,她觉得站着比听神曲舒服多了。
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宫先生,经常遇到在地铁上手机外放的人,“中年人比较多,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一些。”宫先生说,自己遇到的,大多都是拿手机刷小视频的,声音不是特别大的时候一般就忍了。
“有一次,一个人坐在我身边刷手机,声音实在太大了,我就直接放了一个声音也很大的。”宫先生说,他的“以毒攻毒”的这一招,还真让对方觉得难受了。
宫先生觉得,很多习惯于在地铁上手机外放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的打扰,而大部分乘客对于这种行为的默默忍耐,也让他们毫无顾忌。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位经常乘坐地铁的市民,只有3位表示完全没有受到手机外放这一问题的困扰,觉得影响较大的有3人,其他人感觉有时会被打扰到。在被打扰时,只有1人表示会当场指出来,其他人都选择忍一忍或者换车厢。
一纸禁令能否还地铁安静车厢?
青岛市的地铁外放禁令令人期待,但记者采访中,不少市民还是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禁止电子设备地铁外放,这个行为要怎么界定?“每天上下班要在地铁上花近两个小时的董小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