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视台(FranceTélévisions)8月23日报道,从疫情危机爆发以来,出现很多针对职工个人培训账户(CPF)的欺诈活动。欺诈活动通过网络、短讯或电话方式进行,数万人受害,总损失金额在-万欧元之间。法国存托局(CaissedesDépts)负责职工个人培训账户平台的管理,它估计大约有万到万欧元个人培训账户资金被骗走,数万受害人事后发现自己的培训账户空了。所幸法国存托局给这些受骗账户重新注入了资金。法国网络犯罪防范和受害人辅助网站Cybermalveillance.gouv.fr的负责人诺丹(JérmeNotin)评论说,“但被骗走的万欧元是公共资金啊,数字庞大”。但这个评估数字很可能偏低,“应该会有很多受害人没报案”。这到底是是怎么发生的?诺丹回顾说,“年夏天,我们接到大量涉及个人培训账户的欺诈案”,这是因为诈骗犯获悉原有的个人培训权(DIF)积累的时数可以转入个人培训账户、折算成欧元,看到了其中涉及的巨大金额和作案的机会。诺丹说,欺诈方式是大批量地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试图获取职工的个人信息(e-mail邮箱和社保号码)。一旦获得个人信息,诈骗犯就进入个人培训账户清空其中的累积的金钱。“罪犯只要随机给手机号码打电话、发短信,总会有人接电话。另外LinkedIn和Facebook上流失的个人信息很多,罪犯往往有很多这方面的信息”。受害人一旦接电话,因为罪犯已经掌握了很多信息,言辞又都是事先编好的,很容易上当,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注册骗子提供的所谓“培训”。42岁的PeggyBreney是商业领域的职工,今年4月接到一个电话。经过一番交流,因为她还没有开通个人培训账户,对方“帮助”她开通了账户。电话刚打完,她就去查看自己的培训账户,结果发现里面已经预定了一个“培训”,“我账户里欧元在这么短短5分钟的时间内就被他们偷走了”。“所幸最后法国存托局又给补了钱,但这期间我花了多少个下午办理手续!我至少给各部门打了个电话,去宪兵队报了案,给信托局写了信,最后3个月后才补了钱”。欺诈电话一般跟受害人说提供的培训是免费的,有的还会允诺各种礼物,但实际上是个人培训账户出钱。有时候,罪犯还会盗用其他比较正规的培训机构的信息,用来欺骗受害人。还有的会提供所谓的培训,但不符合标准,也没有证书。比如有一位妇女希望接收Excel方面的培训,所以在接到欺诈电话后就注册了一个培训。结果她被人从培训账户中取走了欧元,对方最后只是给她寄了本书。再比如22岁的Alicia花了欧元接受了直接代发货(dropshipping)和建立个人网站的培训,实际上是看一个系列相关视频。“我结束培训4个月了,既没有证书的消息,也没有他们承诺给我的Amazon礼物券。给原来跟我联系的人的手机打电话,结果是一个英语语音信箱……我被骗了”。法国职业培训规范机构的负责人沙尔比(MikalCharbit)说,也有很多人快速开个公司,宣布从事某种培训活动,通过网络联系。法国信托局的钱一到手,就关了公司,另开一个。(编辑:夏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