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城市街道边的那种老式邮筒是那么的亲切,那个年代,因为通讯手段单一,来来往往的信笺几乎成了百姓和外界联络的唯一工具。时过境迁,电子邮件、电话、短信、QQ、
虽然邮筒“失宠”,但邮筒的功能不会消失,仍然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像学生、军人等群体仍为主要的信件投放群体,并且每逢元旦以及其他一些青年人的节日时,这些邮筒所收发的信件还会有所增加。
尽管如此,邮筒走向落寞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兰州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他们会适时调整邮筒分布的数量及位置,但邮筒不会淡出人们视线,随着时代的发展,邮筒的功能也将与时俱进,不排除出现类似于报刊方便亭一样的邮筒,邮局也会推出更加个性化的明信片等吸引更多人来鸿雁传情。目前,金城主城区目前有近个信箱。
“在这个文化速食的年代,我们的教育还是不能忘记一些本质的东西,在教材中有书信写作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引导孩子们把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不好跟父母直接当面说的,或者是跟老师当面说的,我们都通过书信的方式去交流,同时,也引导孩子们为我们远方的一些朋友或者帮扶学校的一些小同学,通过书信跟他们定期进行情感方面学习方面的一些交流。”小学校长康玉琴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滕效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