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信箱 >> 电子信箱资源 >> 正文 >> 正文

工作低效用这4大法则唤醒你的高效源动力

来源:电子信箱 时间:2023/9/19
你是不是每天一上班,办公桌上杂乱不堪,一想工作任务乱七八糟,电话在一旁响个不停。你是不是每天下班后,觉得自己又忙又晕,累了一天都觉得啥也没干。报了那么多时间管理课程,学会了列清单,区分重要紧急原则。可是一到实际应用,根本用不上,反而看着清单焦虑。不是你不努力,是你选择的分解任务的方式不正确。在此我向各位推荐一本时间管理经典著作,《搞定》。书中提到的GTD技巧,通过处理承诺、解除负担、清空大脑、自下而上办理四个方面,成为了一项经典的事务处理法则,让全球千万读者轻松高效工作。今天我们引用其中的一个经典片段,谈谈如何确定行动步骤,明白到底下一步该干啥,免得你简单地看着工作目录发呆。在星期三下午3点22分时,你如何选择下一步行动呢?这个时候,你可以按顺序采用下面四个标准:情境、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精力和重要性。前三个标准描述了你每次采取行动的制约因素,第四个标准则是评估行动的价值大小。情境每时每刻,你都受限于自己的行动能力。只有很少一部分事情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像拿一支钢笔和一张纸就可起草对一个项目的想法),但是,大多数事情都只能在特定的地点完成(在家或办公室),或者需要借助某些特定的工具(如一部电话、一台电脑),而这正是限制我们行动选择的首要因素。事情总是多得做不完,你可以每次只做一件事。无论是否已经采取行动,关键在于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多少时间你所能支配的时间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如果5分钟后你就必须去开会,你现在就不可能去执行那些耗时更久的行动。有多少精力你有多少精力呢?某些事情需要你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富于创造力,而另一些则要求你具备充沛的体力。还有一些事情则对这两方面都没有特别要求。重要性当你考虑了情境、时间、精力这三个条件后,最后你就要判断哪个行动选项会给你最高的回报了。现在,你有1个小时的时间,你坐在办公室里守着电话和电脑,你的精力指数为7.3(最高为10)。你应该做些什么呢?给客户回一个电话?考虑一下新的提案?处理一下语音信箱里的留言和电子邮件?或者联系一下你的配偶,看看她/他这一天过得怎么样?我们都知道,解决任务的唯一方式就是行动。那么当你准备行动时,如何选择至关重要,哪怕是吃饭这件小事,先夹菜还是先吃米饭,也有必要做出决策。如果不考虑清楚行动的先后,如何行动,就如同不磨刀误了砍柴工。想高效轻松,首先磨快思维选择之刀,知道自己到底要咋干。那如何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高效行动。按照书中内容,我们可以提炼出这4个标准。1、情境,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是在家还是公司,是有电脑还是铅笔就行。2、有多少时间,你有多少时间来进行这个行动,这个时间对行动够不够。3、有多少精力,你有多少精力来完成这个行动,同样够不够。有的是需要思维敏捷,有的需要你体力充沛。在此要合理测定你的精力,比如你在很困怠时,去搞创作,那太低效了。4、重要性。行动有多重要,简单可以看作他能给你带来多少回报。我们再拿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经典小故事来理解这四个标准。两兄弟一个直接上山砍柴,一个在家磨刀再上山砍柴。老大简单的认定砍柴任务需要的情景就是上山,时间要很长,费力气很多,前面他都考虑的没错,但是行为的回报实在很低,他没去考虑,所以他低效辛苦。老二呢,他不认为砍柴这个任务仅仅需要上山。他分解成了磨刀和砍柴两个任务,所以他把磨刀情景选在了家里,用较少的部分,较多的注意力去磨刀,这个磨刀行动定下来后,发现很重要,因为能回报他高效的砍树,然后再进行第二项行动,他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就少了很多。我在写作时,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上次周末晚上7点,我准备坐下来写作业,发现环境很吵无法静心,电脑还出现了卡顿,情景不符合。我强行让自己坐在桌前,一天的忙碌让大脑很晕,无法思考,精力不够,当晚我必须8点前完成,一个小时加排版时间很紧张。我没有与其他的行动对比重要性,固执地坐在桌子前,忘了要陪孩子玩的约定,结果这样低效的创作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让孩子当晚不高兴。因此,我后来将写作这项任务,移到早上6点。确定写作需要情境,安静有电脑的地方,符合这点的,单位和家里都没问题。时间,早起1个小时写稿子,提前选好足够。精力,早起的状态最佳。重要性,早起写能够早点完成,可以不影响白天的工作,不导致焦虑,值得早起行动。所以说,对于杂乱的生活,先用这4个原则确定的是怎么做,后面便不会焦躁不安,按照计划完成就好。当然GTD原则,远不只如此简单,它更是一种理念,让自己与时间和谐共处。我们有机会继续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