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信箱 >> 电子信箱前景 >> 正文 >> 正文

快转给父母当电信诈骗瞄准老年人,这些套

来源:电子信箱 时间:2022/6/10

新乡政法提醒

广大老年人

谨防电信诈骗

不听

不信

不转账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升级,其中老年人是受到诈骗侵扰的一个重要群体,不仅给老年人的身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家庭、社会和谐稳定。

部分老年人因为防范意识较弱,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人群之一!

诈骗分子熟知老年人心理特点,利用利用花言巧语、巧设骗局、威逼利诱等手段引诱老人上当,骗取老人的养老钱,让人深恶痛绝。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新乡政法”推出本期内容,帮助广大老年人提高防骗意识,远离电信诈骗陷阱!

老年人最容易中招的几大套路

01

投资理财类诈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也越来越热,社会上不少人开始将手中的钱用于投资,希望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而有钱有闲的老年人也不例外。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借由投资赚钱的心理,又抓住老年人对投资理财并不了解的特点,以“高收益”“零风险”等作为诱饵,博取老人的信任后诱使其购买“产品”。一旦老年人购买了相关“产品”,不仅得不到所谓的“高收益”,等来的只是人去楼空。

风险和收益都是并存的,凡是号称无风险、高收益的,都是骗局,无一例外!

02

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等国家工作人员,称受害人涉嫌犯罪,吓唬老年人,为了证明清白,老人就根据骗子提示,将自己账户的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接受调查,结果被骗。

当接到陌生的电话、短信务必做到“三不”:“不轻信”、“不透露个人及家人信息”、“不转账”,基本就不会上当受骗!

03

保健品类诈骗

经常有不法分子通过电话和老年人宣称介绍药品或医疗仪器。在电话中不法分子往往将所谓“药品”说的天幻乱坠、包治百病,更会打着免费的旗号请老年人进行试用。一旦老年人心动答应试用,不法分子就会以“邮费”“成本费”等各种借口骗取钱财。实际上这些所谓“神药”可能只是一些没有实际功效的保健品,更有甚者还可能是假药。

治病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不可轻信那些所谓的“神医”“神药”。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如果碰到有人和你宣称所谓的神药,那就基本可以断定是骗子无疑了!

04

“中奖”类诈骗

骗子冒充节目组打电话称“中奖了”,成为了幸运观众、或者老人在外捡到中奖彩票,骗子会要求你先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实际上就是骗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万万不要贪图意外之财,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切勿轻信,和子女商量或打向警方咨询。

05

温情骗局

诈骗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装孙子,“关心”、“照顾”老年人,通过“陪伴”赢取信任,实施犯罪行为,诈骗财物。

老年人要树立防范意识,遇事多找子女商量,不要轻信别人的话。更为重要的是,子女要多关心老人,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让老年人精神世界充实起来,不再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去。

06

“缴纳养老金”骗局

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建议老年人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7.html